亞熱帶氣候的台灣,由於悶熱與潮溼的緣故,是黴菌生長的良好環境。
足癬,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香港腳,它是因為黴菌在腳底的皮膚角質層上寄生而引起,香港腳有許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最常見的是趾間的脫皮與糜爛;有時可伴隨水泡的出現,還有一種是整個足底的角化和脫皮,不論如何表現,它們都是皮膚癬菌所引起。
股癬,如同足癬一樣,亦是由皮膚癬菌所引起,不同的只是發生在大腿內側及兩臀之間。
許多人都認為股癬與足癬不易治療,事實上是因為治療及預防措施不當,才有這種錯誤的觀念產生。下面有幾點必須注意的事項提供參考:
遵照醫師指示定時擦藥,醫師會依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塗敷劑,遇到頑固的病情,還需口服藥劑。大部份的病人在症狀好轉後就不再治療,事實上,皮膚表面仍有黴菌寄生著。完全且徹底的治療,應該在正常的皮膚出現後,再治療二至三週,以避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以後甚至要預防性擦藥,隔數天擦一次藥。
盡量保持足部的通風和乾燥,長筒而密封的鞋最不適宜。襪子最好採用棉質,每天勤換洗或可浸泡熱水殺黴菌。
緊身的內褲或牛仔褲雖然帥氣十足,但卻密不透風,也是造成股癬的原因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