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免傷改善衰弱相關措施


親愛的病友:

讓我們共同來預防跌倒、改善衰弱,請您參與討論以下措施。

病人些跌倒危險因子呢?

  1. 步態不穩(如:肢體無力、協調或平衡能力差、移位步行需他人協助)。
  2. 下床感覺頭暈、虛弱、衰弱。
  3. 年齡≧65歲以上和年齡5歲以下。
  4. 意識躁動或不清。
  5. 曾住院期間或過去一年內跌倒。
  6. 知覺障礙。
  7. 頻繁如廁。
  8. 腦部、脊椎或下肢手術後。
  9. 藥品使用(鎮靜安眠劑、降壓利尿劑、鎮攣抗癲劑、麻醉止痛、散瞳劑)。

您(病人)可以用以下三個問題自我檢視是否為衰弱

  • 若您有一個問題回答「是」則為「衰弱症前期」
  • 若您有二個問題回答「是」則為「衰弱症」

指標

衰弱評估詢問內容

評值

體重減輕

未刻意減重狀況下,過去一年體重減少了3公斤或5%以上?

Ο是

Ο

下肢功能

無法在不用手支撐的情況下,從椅子上站起來五次

Ο

Ο

精力降低

過去一週內是否覺得提不起勁來做事?(一個禮拜三天以上有這個感覺)

Ο

Ο

病人跌倒後會有何傷害呢?

  1. 立即性傷害:挫傷、扭傷、外傷或骨折,甚至死亡。
  2. 心理上的傷害:焦慮症候群。
  3. 產生合併症,影響疾病的療程。
  4. 增加住院天數。
  5. 增加醫療資源耗用。

病人預防跌倒及防止衰弱的措施:

  1. 將可能使用的物品,置於病人健側隨手可得之處,如輔具、眼鏡、拖鞋、床旁叫人鈴拉線、尿壺等。
  2. 能正確使用相關設施:床欄、夜燈、床高度放低、床旁叫人鈴、輔具、輪椅、浴廁扶手及叫人鈴。
  3. 攝取足夠營養及熱量:適量攝取高品質蛋白質來源食物能幫助維持肌肉量。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例如:五蔬果,蛋、豆、魚、肉類等;詳細內容可參考衛福部食物代換表每日飲食指南,或洽詢營養師了解正確飲食觀念。
  4. 增加日曬:每日享受陽光15分鐘,促進身體自行合成活性維生素D3,預防骨質疏鬆症。
  5. 增加肌力運動:每週規律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例如爬山、健走、游泳等,也可針對下半身的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來增加肌耐力。

病人首次下床:

  1. 下床前已先通過平衡測試及肌力測試(不會頭暈、腳有力量可站立,不需他人輔助就可坐立及站立,才可下床活動)。
  2. 活動應採漸進方式:起身時動作放慢、或是改變姿勢時需先坐著休息1~2分鐘後再起來。
  3. 下床時穿著合適衣褲及止滑鞋子,不可打赤腳。
  4. 支撐身體時:避免使用會傾斜或可能滑動的傢俱,如未固定的床旁桌或帶輪子點滴架等。
  5. 浴室及病房地板須保持乾燥,若地面濕滑請告知護理站。
  6. 夜間入睡前將病床一側緊靠牆壁,另一側緊鄰陪客床。
  7. 服用容易導致跌倒的藥物,盡量避免自行下床活動。

照顧者預防跌倒及防止衰弱的措施:

  1. 離開病人時應告知醫護人員。
  2. 能正確使用床欄。
  3. 能正確協助病人下床:從健側下床。
  4. 活動式便盆使用前能固定輪子。
  5. 輪椅先固定後再移位。
  6. 能使用安全固定帶。
  7. 病人如廁時請隨侍在旁。
  8. 沐浴時使用「坐式洗澡椅」。
  9. 陪客床不用時,請收於床尾以免絆倒。
  10. 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可透過以下資源:轉介各縣市長照管理中心;尋求長照服務資源 長照服務專線: 1966

問答集 Q & A

  1. 護理師已將床欄拉起時,若需下床可以自行放下床欄
  2. 當您需要任何協助而無家屬在旁,可以拉叫人鈴通知護理人員來協助
  3. 陪客床不使用的時候不須特別留意擺放位置

 

  1. 本衛教資訊經護理專家檢視

  2. 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3.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4. 醫療諮詢專線:(日間) 04-22586688轉6367   (夜間) 0975-9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