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準媽媽感受新生命的開始
隨著肚子裡寶寶的成長,寶寶開始會在媽媽子宮內伸伸手、踢踢腿,胎動會越來越明顯,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初次懷孕的新手媽媽大約在18~20週以後會感覺到胎動,但是每個媽媽的身體狀況與感受力不一樣。
懷孕初期的胎動,有些媽媽覺得像腸胃蠕動,有些媽媽覺得像是肚皮抽筋,也有些媽媽較晚才會感覺到胎動。
媽媽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是覺得不舒適,應與您的婦產科醫師進行諮詢,不要太過緊張。
胎動頻率在34週左右達到高峰
肚子裡寶寶的發育到28週後已經較為成熟,準媽媽會比較明顯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拳打腳踢。
胎動不只是寶寶生命力的表現,也可以藉由胎動的觀察來暸解寶寶的發育與健康狀況。
寶寶胎動的頻率隨著懷孕週數越來越頻繁,大約34週左右達到高峰。
36週之後因為寶寶越來越大、子宮裡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寶寶的胎動情況會減緩,但仍需有胎動。
準媽媽可自我進行胎動監測
利用早中晚三個時段,飯後進行一個小時的胎動觀察記錄。
如果一小時內測到3次以上的胎動代表寶寶情況良好,胎動能達十次以上更佳。如果是多處同時間的胎動只能算一次,需等到完全靜止後再進行計數。
如果一小時內胎動的次數少於三次,媽媽也不要過度緊張,胎兒有約2小時的睡眠週期。
胎兒睡覺時間並不固定,如果暫時量不到胎動,可以進食或攝取飲料後再測。
胎動的高峰期
一般而言,夜間9點至凌晨1點是胎動的高峰期。
如果在2小時內都量不到胎動,或是當天胎動的情形比平常大幅減少,建議媽媽可以與您的婦產科醫師聯絡。
很多時候媽媽覺得胎動不正常,經醫師診斷後是正常,所以媽媽先不要緊張,醫師會以胎心監測器或者超音波的方式,確定寶寶的生命跡象。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 分機:18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