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什麼是中風?

  1. 中風(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即是指腦血管無法提供腦細胞足夠氧氣而造成的影響,依血管狀況可分為阻塞型及出血型兩大類;前者所佔比例約80%,而後者約佔20%。
  2. 中風會因腦部受損的機制、位置及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除了動作受損外,可能會伴隨感覺障礙本體覺障礙視覺缺損人格差異智能受損語言相關功能失調。
  3. 在衛福部公佈的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位列前三名,且在中風人口中,再次中風的人數佔了30%之多,這都提醒大家千萬不能忽視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中風的恢復

  1. 中風後的恢復程度及時間長短因為牽涉太多影響因子,是難以預測的,像是個案的年紀、受損位置、時間、範圍、服藥規律性、復健頻率…等,都會影響到復原的狀況。
  2. 中風復原機制包含了內在復原及適應性復原兩部分:內在復原指的就是神經性損傷的矯正,像是偏癱肢體開始恢復動作就是神經方面損傷的復原表現;而適應性復原指的就是功能性的方面,個案可以依目前生理狀況,學習重獲功能或從事有意義活動的方法。
  3. 一般來說,中風後半年至一年為黃金恢復期,時間越長恢復的速度及程度會隨之減緩;若能及早且持續復健將有利於功能的進步及維持。

     

中風注意事項

不論中風與否,我們都須注意容易引發疾病的危險因子,以避免初次或是再次的傷害:

  1. 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控制:這些疾病都會間接或直接對腦血管有所影響而導致中風 ,因此需按時服藥,定期追蹤。
  2. 菸、酒…等刺激性食物的避免
  3. 保持均衡飲食,體重的控制:飲食習慣需要改變,避免攝取過量的膽固醇以及脂肪。
  4. 適量的運動,規律正常的作息,常保愉悅的心情。

     

居家復健

  1. 擺位:中風病人患側的肢體因感覺、動作皆受影響,因此要特別注意肢體的保護以及擺放位置;睡覺時可將患側肢體抬高於心臟,可避免水腫,以及所造成的肢體僵硬;且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因為長時間的壓力會造成皮膚紅腫,且可避免進一步造成褥瘡
  2. 關節活動:維持個案患側肢體的關節活動度,可由案本身利用健側協助,或由照顧者協助執行;在進行關節活動時,以避免過度疼痛為第一原則;維持良好關節活動度可避免因長時間不動所造成的關節角度受限。此外,在安全的考量下,讓個案從事日常生活活動,如基本的盥洗活動、服裝儀容整理、進食、穿衣褲…等;執行這些基本活動除了可避免個案學而不用的狀況發生外,更可讓個案重新獲得角色的基本價值。

  

這些居家復健的執行都可在臨床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依個案的生理狀況,期望及居家環境,設計屬於個人的居家復健活動。

  

 

 
  1. 本衛教資訊經復健科醫師檢視
  2. 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3.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4. 醫療諮詢專線:(日間) 04-22586688轉6367   (夜間) 0975-9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