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剛剛受傷的時候,受傷的組織會出現出血和水腫的現象,之後從外觀上看起來就會紅腫,摸在皮膚上會感覺到比較熱,並且開始疼痛。這個時候,應該以止血、消腫、止痛為第一目標,此時應該進行PRICE原則:

  1. Protection保護,確認四周環境的安性,並對損傷情況做初步判斷與處置,避免意外的第二次傷害,若是方便移動,可以移到陰涼處。
  2. Rest休息,這時候就不要再勉強上場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3. Ice冰敷,一開始可以讓血管收縮使出血減少,也就不會那麼腫了;同時,根據門閥理論,冷的感覺可以抑制痛的感覺,也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
  4. Compression壓迫,利用冰敷袋壓迫在出血點,可以減少出血量,達到止血的效果。
  5. Elevation提高患部,讓血液回到心臟,減少患部的血液,達到止血消腫的功效。

     

運動傷害的預防方法

  1. 適當的暖身與收操:慢跑熱身至略為出汗程度,增加全身的循環,喚醒心肺與肌肉,為後續的激烈活動做準備。熱身後做主要活動肌群的靜態伸展,每個動作停留15秒,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避免拉傷。靜態伸展後從事與運動項目有直接關聯的動態熱身操,如籃球的三步上籃與傳接球、棒球的打擊練習。主要活動結束後,應以慢跑或步行來降低運動強度,讓心跳與呼吸慢慢恢復到接近休息時的水準,以避免因突然停止運動所引起的昏厥。
  2. 避免運動過度(練習過量)。
  3. 有正確的運動技巧(方法)。
  4. 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時避免過大的運動量。
  5. 避免過度的緊張現象。
  6. 考慮運動器材及場地的安全性:場地及運動設備的保養與整理經常被忽視;許多場地與器材的缺失,常是發生運動傷害的起因。
  7. 若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何種程度的運動最好做一次徹底的體格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8. 包紮護具使用:包紮的功用在於提供關節部分的穩定與支撐,並且在受傷後會限制關節活動度與肌肉的活動。不過在一段時間的運動後,繃帶或貼布所提供的支撐功能會下降,因此應拆掉重新包紮,以獲得適當的支撐與保護。運動時應在易受傷部位穿戴護具,例如護踝、護膝,達到保護的目的,同時降低傷害發生的機率。
  9. 熱疾病預防: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長時間運動,應穿輕鬆、排汗佳、淺色系的衣服,且隨時注意水分的補充。監控在運動後隔天的體重恢復,預防過度失水的情況產生,也是預防熱疾病的另一做法。     

 

         

 

 
  1. 本衛教資訊經復健科醫師檢視
  2. 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3.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4. 醫療諮詢專線:(日間) 04-22586688轉6367   (夜間) 0975-9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