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期間,飲食著重均衡,不需偏重某一種類食物,不一定需額外補充營養劑或健康食品。低脂肪、高纖維、高蛋白質以及足夠熱量的均衡飲食,才是最適合癌症病患的飲食。
乳癌飲食建議
均衡飲食很重要,葷、素食都有其營養價值,不必避諱吃鴨肉、茄子、南瓜、芋頭,這些食物只要新鮮,每一種都具有營養素。
治療期間要吃熟食,不建議生機飲食,以免造成腸胃方面感染。
治療期間提高蛋白質食物攝取,如魚、家禽、瘦肉、蛋、乳製品、豆製品等。盡量避免膽固醇、油脂量高和加工製品的肉類,以免造成心血管負荷。
可避免攝取富含雌性賀爾蒙成份高之補充品,如蜂王乳、胎盤素、大豆異黃酮等。
從天然食物攝取黃豆製品是安全的,不用過度擔憂,喝豆漿、吃豆腐都是可以的。
癌症治療結束後,與一般人相同,以維持均衡飲食為主,並且終身實踐健康生活型態,減少脂肪攝取、多纖維及醣類、少鹽、限制飲酒量、控制體重、多運動,避免肥胖。
多選擇原型食物,減少加工品攝取。
烹調時減少用油,或在飲食中避免不良油脂,如奶油、肥肉、烘培食物、油炸食物等。
多選用五穀雜糧,減少精緻澱粉、甜食攝取。
每天至少攝取3蔬2果,或將部分主食換成未精緻澱粉,增加纖維攝取。
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如:牛奶、發酵乳、小魚乾、小豆干、深色蔬菜(如:芥藍菜、甘藍菜、海菜)、黑芝麻糊等高鈣食物,鈣片應視需要而補充。富含維生素D食物有牛奶、鮭魚、秋刀魚、黑木耳、乾香菇等。
若要喝咖啡,每日不超過一杯為宜,茶也不要過量,通常少量為佳。
治療副作用之飲食對策
白血球減少
食物皆需煮熟,避免生食或烹煮不完全的食物,如生魚片、生菜、半熟蛋、生奶製品(如起司、乳酪)、醃製品(如泡菜、醬菜)等。
水果需先去皮或削皮後食用。
避免食用市售未經低溫殺菌的果汁、蔬菜汁、生乳及蜂蜜。
剩餘的食物應於2小時內冷藏,食用前需完全加熱處理,並於24小時內吃完。
飲用煮沸過的水,避免飲用生水或未殺菌的瓶裝水。
避免高風險的用餐方式及地點,如食物暴露在外的餐飲店、沒有冷藏的麵包、點心店。
手腳麻刺感
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牛奶、肉類、深綠色蔬菜、五穀雜糧(糙米、胚芽米、燕麥)、菇類及藻類等。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少量多餐,三餐增加為六至七餐,手邊常備點心、肚子餓就吃。
嘗試變換不同食物,經常變化烹調方式,可以調味料提升食物的風味,並注意色、香、味的調配以增加食慾。
用餐時先吃固體食物,避免一次喝下大量的湯或水,以免過度飽脹影響食慾。
用餐前作適當的運動或食用少許開胃的食物,以增加食慾。
先選擇喜愛的食物,可將高蛋白和高熱量的營養補充品添加其中。
保持愉快的心情,可在每天食慾最好的時段多吃(一般在早餐)。
噁心、嘔吐
化療前一天或當天,不要一次吃太多東西。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太久和吃太飽。遠離有油煙味或異味的地方。
選擇清淡或較有酸味、鹹味的食物,避免太熱、太甜、油膩或氣味強烈的食物。
如早上起床較容易噁心,試著起床前吃較乾的食物,如蘇打餅乾或吐司。
飯後兩小時內盡量不要平躺。
適時補充水分及鹽(如運動飲料),維持電解質平衡。
嚴重噁心或嘔吐時,可經由醫師處方服用止吐劑。
味覺改變
用餐前,先用茶、鹽水或不含酒精的漱口水來漱口,清新味蕾。
食物內加一點酸味,例如:檸檬汁、醋、柑橘。或加一些糖增加甜味,減少鹹、苦味。
烹調方式多變化,利用調味料改變食物風味(如:番茄醬、洋蔥、薄荷、迷迭香…等)。
溫冷的食物味道不會太濃稠,相對較有食慾。
避免苦味重的食物攝取,如芥菜、苦瓜。
腹瀉
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並適度利用食物或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選用低渣或纖維較少的食物。
避免攝取太過油膩的食物。
避免產氣食物,如:豆類、洋蔥、青椒、地瓜、馬鈴薯、牛奶、碳酸飲料等。
腹瀉嚴重時,可食用米湯、清肉湯、果汁等清流質食物,讓腸道獲得短期休息。
口腔、喉嚨疼痛
將食物切小塊煮軟。可拌入湯汁或勾芡增加滑順感。
可將食物放涼後再食用,避免太燙、太辣、太酸、太乾及太粗等刺激性食物。
可採流質飲食,若進食量不足需求,建議搭配口服營養補充品,以達營養所需。
經醫師同意下,在進餐前服用止痛藥或有麻醉成份的漱口水以改善口腔疼痛的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