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的位置與結構
腎臟位於後腰部左、右肋骨緣下面,左右各一。腎臟的形狀像蠶豆,大小大概跟拳頭差不多,長約10-12公分,重約150 公克。每個腎臟由約一百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則包括了腎絲球及腎小管。當身體中的血液經過腎臟時,腎元就會過濾身體的廢物、水分以及電解質,成為尿液。另外還能製造紅血球生成素、活化維他命的D3以維持血中鈣磷平衡,以及生成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來調整血壓。
腎臟病指標
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是以年齡、性別、血清肌酸酐,綜合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GFR)來判斷腎功能。
慢性 腎臟病階段 |
腎絲球 過濾率 |
類型 |
腎臟功能 |
治療方式 |
|
第一期 |
≧ 90 |
腎功能正常,但出現蛋白尿或血尿 |
腎臟功能仍然正常,但腎功能已有輕微受損。 |
維持腎臟功能 1.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 2.積極控制血糖和血壓 3.定期做腎功能檢查 |
|
第二期 |
60~89 |
輕度腎衰竭且出現蛋白尿或血尿 |
|||
第三期 |
3a |
45~59 |
中度腎衰竭前期 |
腎臟功能僅有正常人的30 ~59%,可能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和倦怠等症狀。 |
減緩進入末期腎衰竭 1.積極配合醫師治療 2.健康的生活習慣 3.預防腎骨病變:限制高磷食物攝取、使用磷結合劑 4.改善水腫:避免喝過多湯汁及鹽份 5.低蛋白飲食控制 6.自我心理調適,積極主動配合醫療 |
3b |
30~44 |
中度腎衰竭後期 |
|||
第四期 |
15~29 |
重度腎衰竭 |
腎功能僅剩不到30% |
||
第五期 |
<15 |
末期腎臟病變 |
腎臟功能剩下正常人的15%以下,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水分。 |
準備進入透析階段 1.使用藥物改善食慾不振及噁心 2.治療貧血,可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或鐵劑 3.預防高血鉀 4.減少心肺積水 5.透析或移植的準備 |
腎臟病高危險群
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血流量,造成腎功能下降。
高血壓患者: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一定要按時服用降血壓藥,不可擅自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
痛風患者:血液的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會沉積在腎組織,影響腎功能。
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器官隨年齡增加而退化,容易合併腎功能退化。
藥物濫用者:長期濫用止痛消炎的藥物,或是標示不清的草藥或偏方,都會影響腎臟的功能。
抽菸者: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升高血壓造成腎臟負擔而影響腎功能。
有家族腎臟病史者:家族中若有人患腎臟病,則得到腎臟病的機會較高。
腎臟病居家生活照護
定期接受醫師門診追蹤檢查。
控制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的疾病或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積極配合飲食控制,腎臟病飲食主要原則就是四低─低蛋白、低鈉、低鉀、低磷。
遵照醫師處方服用藥物,避免使用會對腎臟造成損害的藥物。如:止痛藥物(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尤其含馬兜鈴酸、或含鉛、汞等重金等食品、影像檢查所使用的顯影劑。
預防感染: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會影響腎功能。
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作息正常、避免情緒操勞,可達到有效增加代謝率、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延緩腎功能惡化;而生活作息正常具有充足睡眠,才有足夠體力執行身體活動。
![]() |
|